一、基本發展概述
2024年,我縣繼續鞏固“義(yi) 務教育均衡發展”成果,改善學校藝術活動場地,完善設備設施,規範教學活動,豐(feng) 富興(xing) 趣培養(yang) ,學校美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目前,全縣共有中小學41所(其中小學21所,初中14所,九年一貫製3所,普通高中1所,職高1所,完全中學1所),共有學生23381人(其中小學11156人,初中6428人,九年製一貫製447人,普通高中2756人,職高1255人,完全中學1339人)。共有553個(ge) 班級(其中小學278個(ge) ,初中139個(ge) ,九年製一貫製25個(ge) ,普通高中54個(ge) ,職高30個(ge) ,完全中學27個(ge) )。共有藝術教師407人,專(zhuan) 職藝術教師95人(其中:音樂(le) 教師數50人、美術教師45人),兼職藝術教師312人(其中:音樂(le) 教師160人、美術教師152人);應配音樂(le) 教室49間,現有音樂(le) 專(zhuan) 用教室數59間、缺額0間,應配美術教室49間,現有美術專(zhuan) 用教室數54間、缺額0間;音樂(le) 、美術器材均配備達標,達標比例100%,配備達標需要的資金缺額為(wei) 0。
二、主要舉(ju) 措和成效
(一)提高認識,統一思想
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四川省《關(guan) 於(yu) 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實施方案》要求,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藝術,學科融合綜合育人,印發了《井研縣進一步加強學校美育、體(ti) 育工作的實施方案》,堅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
(二)優(you) 化隊伍,持續投入
一是配齊配足美育教師。通過新教師招聘、其他學科教師轉崗或兼職任教等形式,配齊配足學校美育教師。二是持續加強研訓工作。全縣配有專(zhuan) 職藝術管理1名、專(zhuan) 職藝術教研員1名,定期組織開展藝術類教研活動,2024年組織開展初中音樂(le) 、美術先鋒課堂競賽活動,也在不斷地給教師們(men) 提供更多走出去學習(xi) 的機會(hui) ,積極探索“雙減”背景下藝術學科課堂教學改革,提升教師教學技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並積極創造條件,為(wei) 藝術教師繼續教育、觀摩學習(xi) 鋪路搭橋,先後培訓藝術教師200餘(yu) 人次。三是持續投入,優(you) 化保障美育場地及設備設施。2024年,我縣中小學校藝術專(zhuan) 用場地建設、維修等支出31.12萬(wan) 元,藝術專(zhuan) 用器材設備設施購置、維修等支出49.5萬(wan) 元,藝術活動經費支出59.77萬(wan) 元。
(三)以賽促能,提升素養(yang)
2024年,我縣組織了小學五年級、初中八年級學生到“素質教育”參加為(wei) 期一周的集訓。在集訓過程中,“基地”本著讓學生學會(hui) 求知,學會(hui) 審美,學會(hui) 創造的育人宗旨,廣泛開展以書(shu) 畫、插花、折紙、雕刻、紗窗刺繡、剪貼畫等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藝術創作活動,並堅持每期集訓舉(ju) 行聯歡晚會(hui) ,讓學生的藝術能力得到提升,藝術才華得以展現。
各學校將藝術教育與(yu) 課後服務活動有機結合,開展了合唱、繪畫、剪紙、舞蹈、書(shu) 法、朗誦、器樂(le) 等多種藝術社團活動,設立藝術類社團160餘(yu) 個(ge) ,各校結合本校實際,積極打造優(you) 質節目,積極參加各鎮文化演出活動等縣級藝術類活動,在更大的舞台展示學生藝術風采。
我縣積極組織開展“綻放藝術風采激發強國力量”藝術展演活動,評選各類獎項百餘(yu) 項。積極組織參加市級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榮獲三十多個(ge) 獎項,其中馬踏小學聲樂(le) 類作品《在燦爛陽光下》榮獲三等獎,研城初中聲樂(le) 類作品《心中的小蘿卜頭》榮獲二等獎,井師附小器樂(le) 類作品小合奏《更替的四季》《哦!十分鍾》榮獲二等獎,井師附小舞蹈類作品《追夢——飛翔》榮獲二等獎,研城小學舞蹈類作品《逐光的腳步》榮獲三等獎,周坡小學舞蹈類作品《漁夢漁陽》榮獲三等獎,馬踏中學舞蹈類作品《茉莉花開》榮獲二等獎,研城中學朗誦類作品《青春中國》榮獲二等獎,研城中學戲劇類作品《歡迎來到音樂(le) 劇》榮獲二等獎,研城小學繪畫類作品《隊旗飄飄》榮獲一等獎,馬踏中學繪畫類作品《老人》榮獲一等獎,研城初中繪畫類作品《清潔》榮獲一等獎,研城中學書(shu) 法、篆刻類作品《小篆》榮獲一等獎,縣教育局獲評優(you) 秀組織獎。組織開展縣中華經典誦寫(xie) 講演係列活動,評出各類獎項兩(liang) 百多項;積極參加市級中華經典誦寫(xie) 講演係列活動,選送作品分獲市級二、三等獎。積極組織開展縣青少年書(shu) 畫傳(chuan) 習(xi) 大賽,全縣三百餘(yu) 名中小學生參加,從(cong) 本次比賽中選出了中國畫和軟筆書(shu) 法一等獎12名同學參加市級書(shu) 畫傳(chuan) 習(xi) 大賽,獲1個(ge) 一等獎、3個(ge) 二等獎、4個(ge) 三等獎、3個(ge) 優(you) 秀獎。我縣有1名學生參加省決(jue) 賽,獲二等獎。組織各校參加樂(le) 山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得市級各類獎項。
各校結合實際情況,因地製宜,挖掘美育與(yu) 本土文化的關(guan) 聯,建好建強學校美育品牌,積極構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學校特色,鼓勵各校打造高質量的藝術表演節目和文化作品,農(nong) 民畫、竹編、剪紙、鼓號、器樂(le) 等特色社團活動開展如火如荼。
各校結合實際,創造良好的校園文化藝術環境,配合學校宣傳(chuan) 欄、文化長廊、校園廣播等,積極為(wei) 學生營造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藝術氛圍,進一步優(you) 化育人環境,使學校成為(wei) 師生身心愉悅、情感陶冶的樂(le) 園,讓師生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學校藝術文化的魅力。
(四)以研促教,優(you) 化評價(jia)
一是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全縣中小學校依據《四川省義(yi) 務教育課程計劃表》《四川省普通高中課程設置方案(試行)》等,開足開齊藝術課時,提倡藝術教育與(yu) 非藝術教育學科融合教學,在非藝術學科藝術教育中滲透美育教學,有機滲透美育元素和健康理念,把“德育為(wei) 先、能力為(wei) 重、全麵發展”的培養(yang) 目標貫穿教育始終,開闊學生的文化藝術視野,提高藝術修養(yang) ,陶冶情操,形成熱愛藝術的情感意向,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有力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麵發展。
二是抓實過程管理。每期召開音樂(le) 、美術縣、區級教研會(hui) ,通過現場觀課、專(zhuan) 業(ye) 培訓講座、教學經驗交流、教材考點分析等提升教師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紮實開展送教下鄉(xiang) 活動,成立藝術學科工作室,推動藝術學科課題研討和活動開展,進一步促進教師能力提升。期末由教研室出題和學校自測相結合,按規定測評時間,各校自行組織測評,音樂(le) 測評分析與(yu) 測評結果一並交教研室存檔及備查。
三是狠抓藝術質量促提升。常態化全縣各中小學開展藝術測評工作,印發《井研縣中小學藝術、體(ti) 育綜合測評方案》,製度化開展中小學生藝術抽測,藝術測評覆蓋率100%。
三、典型經驗
(一)領銜示範,共助成長。我縣成立名師工作室的成立和運行,發揮了音樂(le) 骨幹教師的領銜作用,實現了我縣美育課題“零突破”,課題組成員和工作室成員在參與(yu) 的過程中,不斷積累專(zhuan) 業(ye) 知識和實踐經驗,完成高質量論文、課例,並在各級平台獲獎,實現教師的專(zhuan) 業(ye) 水平提升,同時從(cong) 工作室成員輻射到全縣音樂(le) 教師,推動班級合唱、班級合奏的發展並推選出優(you) 秀作品在各級平台獲獎。工作室成員每學期開展“送課到校”活動,送課的對象從(cong) 縣內(nei) 延伸到我縣定點幫扶的縣外學校,教師們(men) 在把快樂(le) 音樂(le) 課堂傳(chuan) 遞給鄉(xiang) 村孩子的同時,自己的專(zhuan) 業(ye) 技能及教學技能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實現自我成長。
(二)教研互動,資源共享。通過送教下鄉(xiang) 、跨學區聯合教研以及全縣跨年級跨學段教研等活動的開展,我縣形成了音樂(le) 學科教研新模式,與(yu) 會(hui) 教師共同探討,教師們(men) 的教育教學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我縣從(cong) 縣級層麵開展義(yi) 務教育階段每個(ge) 年級的集中備課以及作業(ye) 設計,形成縣級教學設計、課件以及作業(ye) 設計資源庫,同時我縣推進的音樂(le) 直播課,每堂課留存,獻課教師分享自己的教學設計以及課件,形成縣級網絡資源,以便教師們(men) 學習(xi) 使用。
藝術抽測工作的開展及結果運用便於(yu) 了解我縣音樂(le) 教育的基本情況,同時通過抽測,及時發現並解決(jue) 了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一步促進了我縣音樂(le) 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和五育並舉(ju) 工作的落實。
(三)教育均衡,協同推進。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五育並舉(ju) ”,切實深化美育教學改革,引導教師們(men) 美育教學的方向,嚐試建立美育網絡資源共享平台,同時加強美育教研、科研工作,探索美育教師交流輪崗製度,我縣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城鄉(xiang) 中小學音樂(le) 教育交流幫扶實踐。我縣推進了小學音樂(le) 精品課展示工作,縣教研室選出8堂精品課進行全縣直播推廣,精品課采取教師觀摩和學生線上學習(xi) 模式,此模式從(cong) 一定程度上解決(jue) 了我縣鄉(xiang) 村音樂(le) 專(zhuan) 職教師短缺的問題,使鄉(xiang) 村孩子們(men) 也能享受專(zhuan) 業(ye) 教師帶來的優(you) 質的音樂(le) 課堂,促進了鄉(xiang) 村孩子們(men) 音樂(le) 素養(yang) 的提升;在孩子們(men) 上課的同時,鄉(xiang) 村學校空堂的兼職音樂(le) 教師也自發收看直播或在教室與(yu) 孩子們(men) 一同學習(xi) ,教師也得到同步提升。同時,我們(men) 還在直播課推進完成後,進行學習(xi) 成果監測,孩子們(men) 在音樂(le) 技能及音樂(le) 基礎知識學習(xi) 方麵都有所收獲,從(cong) 一定程度上推進了五育並舉(ju) 及義(yi) 務教育均衡發展。
四、年度展望
展望未來,我縣將繼續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推進藝術教育改革與(yu) 發展,努力提升藝術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一)加強藝術課程建設。我縣將繼續完善藝術課程體(ti) 係,優(you) 化課程內(nei) 容,確保藝術教育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同時,鼓勵各學校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課程,豐(feng) 富藝術教育資源。
(二)創新藝術活動形式。我縣將積極探索新的藝術活動形式,如線上藝術展演、校校聯誼活動等,為(wei) 學生提供更加多元、便捷的藝術學習(xi) 途徑。同時,加強校際間的藝術交流與(yu) 合作,共同推動藝術教育的繁榮發展。
(三)提升藝術教師隊伍素質。我縣將繼續加強藝術教師隊伍的建設,通過培訓、引進等多種方式,不斷提升藝術教師的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和教學能力。同時,建立健全藝術教師評價(jia) 激勵機製,激發藝術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
(四)改善藝術教育設施。我縣將繼續加大對藝術教育的投入,改善藝術教育設施,確保各學校擁有更加完善、先進的音樂(le) 、美術教室和器材。同時,鼓勵各學校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開展豐(feng) 富多彩的課外藝術活動。
(五)加強藝術教育研究與(yu) 成果應用。我縣將鼓勵各學校積極開展藝術教育研究,探索適合本地區、本學校的藝術教育模式。同時,加強藝術教育成果的轉化與(yu) 應用,將優(you) 秀的藝術教育經驗和做法推廣到全縣乃至更廣泛的範圍。
總之,我們(men) 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務實的作風,深入推進藝術教育改革與(yu) 發展,努力為(wei) 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