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集益鎮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引,按照鄉(xiang) 村振興(xing) “20字”總方針,牢牢抓住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先行先試政策機遇,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全域開放年”工作主題,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進展!
一、2019年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一)開展主題題教育,全麵加強黨(dang) 的建設。按照中央和省市縣部署,積極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再次接受組織教育和黨(dang) 性洗禮,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定期組織群眾(zhong) 開展政策宣傳(chuan) 、法規教育、技能培訓、習(xi) 慣養(yang) 成,讓每名群眾(zhong) 都能自覺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盡快過上勤勞致富的幸福生活。全力抓好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完成8個(ge) 村“兩(liang) 委”班子優(you) 化調整,實現支部書(shu) 記和村主任“一肩挑”,建設雨台村、幸福村2個(ge) “心連心”黨(dang) 群服務中心。加強黨(dang) 員教育管理,成立鄉(xiang) 鎮黨(dang) 校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學校,堅持黨(dang) 建引領鄉(xiang) 村振興(xing) ,引領產(chan) 業(ye) 發展。大力發展村集體(ti) 經濟,全麵完成村集體(ti) 經濟清產(chan) 核資,全鎮實現13個(ge) 村集體(ti) 經濟組織全覆蓋。
(二)聚力鄉(xiang) 村規劃,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強規劃引領。原集益鄉(xiang) 2018年被列為(wei) 全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規劃試點鄉(xiang) 鎮,2019年將創建省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先進鄉(xiang) 鎮,轄域內(nei) 繁榮村、雨台村、幸福村3個(ge) 村創建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建村。立足未來集益鎮所麵臨(lin) 的政策優(you) 勢、交通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等綜合比較優(you) 勢,投入資金78萬(wan) 元,完成集益鎮鄉(xiang) 村振興(xing) 規劃編製,投入資金18萬(wan) 元,完成了對繁榮“美麗(li) 新村試點村”設計規劃,為(wei) 未來鄉(xiang) 村振興(xing) 留足充足的土地空間,以高標準規劃引領集益高質量發展。堅持項目帶動。堅持把規劃實化到項目上,以項目建設支撐規劃落地。2019年,鄉(xiang) 村振興(xing) 規劃已經生成了重大支撐性項目27個(ge) 、總投資4.63億(yi) 元。
(三)做強產(chan) 業(ye) 支撐,推動農(nong) 業(ye) 提質增效。堅持以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積極申報國家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示範強鎮,實施方案已得到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高度評價(jia) 。加快柑橘標準化示範園建設,新建儲(chu) 存庫1200立方米,建成專(zhuan) 家大院、柑橘分解中心,良繁基地即將啟動,柑橘產(chan) 業(ye) 鏈條持續拉伸。以百裏產(chan) 業(ye) 為(wei) 核心,新建以晚熟雜交柑橘產(chan) 業(ye) 為(wei) 主導的現代種植基地1000畝(mu) ,目前全縣柑橘種植麵積達1.2萬(wan) 畝(mu) 。大力實施綠色種養(yang) 循環,配套發展柑橘種植,大力開展柑橘改造提升工作。全力支持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和村集體(ti) 經濟發展,完成規模化養(yang) 殖場提標改造3家。
(四)狠抓脫貧攻堅,全麵加強民生保障。紮實做好“三個(ge) 一”幫扶工作,嚴(yan) 格落實“兩(liang) 不愁三保障”大排查工作,對全鎮435戶貧困戶無死角,全覆蓋排查,發現整改問題138個(ge) 。強化政策宣講,貧困戶扶貧政策知曉率100%,養(yang) 殖、就業(ye) 、創業(ye) 培訓率80%以上。全鎮435戶1145人實現全部脫貧。
(五)整治人居環境,打造生態宜居鄉(xiang) 鎮。緊抓生態宜居這個(ge) 關(guan) 鍵環節,把2019年作為(wei) 集益鎮“農(nong) 村人居環境提升年”,實施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垃圾、汙水、廁所”三大革命和村莊清潔行動等為(wei) 抓手,全力優(you) 化集益鎮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鄉(xiang) 推進農(nong) 村垃圾、汙水、廁所治理,實施農(nong) 村垃圾分類收處,統一配備垃圾回收車、保潔員,著力解決(jue) 農(nong) 村垃圾遍地問題。按照“幹淨、獨立、封閉、無臭味”要求,實施農(nong) 村旱廁、圈廁新(改)建和農(nong) 村人畜糞汙無害化處置,村村建有公共廁所,農(nong) 村生活汙水實現有效處置。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實施破舊房屋風貌塑造,持續加大植樹造林,加快構建“綠色通道、綠色基地、綠色村莊”。堅持生態發展。持續開展畜禽養(yang) 殖汙染整治、散亂(luan) 汙治理,抓實河長製工作,抓好城鄉(xiang) 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抓水源保護,嚴(yan) 格控製秸稈焚燒。積極開發觀光農(nong) 業(ye) 、遊憩休閑、健康養(yang) 生、生態教育等服務,實現經濟效益與(yu) 生態效益雙增長。以繁盛果業(ye) 現代柑橘產(chan) 業(ye) 園為(wei) 重點,突出“控、治、植”,嚴(yan) 防農(nong) 業(ye) 麵源汙染,實施農(nong) 藥化肥減量工程,推廣種養(yang) 相結合、循環利用的生態健康種養(yang) 生產(chan) 方式,開展農(nong) 業(ye) 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及回收處置,培育綠色產(chan) 業(ye) 、生態農(nong) 業(ye) 。
(六)聚焦群眾(zhong) 期盼,全麵推進社會(hui) 治理。加強“法治集益、平安集益”建設。增強農(nong) 村交通出行安全,聯合縣交警大隊、縣人保公司,積極探索“警保聯動”,率先在全市啟動“警保聯動”農(nong) 村道路交通安全勸導站建設,建成雨台村和向陽村勸導站2個(ge) ,得到了市縣領導充分肯定。深化掃黑除惡專(zhuan) 項鬥爭(zheng) ,以法治精神推動依法治理。全力做好全國第四次經濟普查工作,完成轄區內(nei) 全部普查對象登記、檢查、審核、驗收、數據質量抽查評估等工作。抓好“大棚房”清理整治工作,完成“大棚房”整治4處。紮實抓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畜禽產(chan) 品安全監管工作,按時保質完成非洲豬瘟各項防控任務,做到零疫情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豬瘟、小反芻獸(shou) 疫,群體(ti) 免疫密度在95%以上,應免畜禽免疫密度達到100%,免疫抗體(ti) 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5%以上,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100%。堅持依法執政,用心為(wei) 民辦事,按時回複“心連心”熱線89件,群眾(zhong) 滿意度達100%。全麵落實政府領域黨(dang) 風廉政建設責任製,全鎮幹部未出現一起違紀違法行為(wei) ,廉潔政府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創新基層治理,著力構建“發展、民主、法治、和諧”為(wei) 主的鄉(xiang) 村善治體(ti) 係。強化村民自治,充分發揮村“兩(liang) 委”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探索建設並運行“村民說事堂”,開展矛盾糾紛調處“三三製”工作法,社會(hui) 持續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