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体育全站
網站支持IPv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米兰体育全站
現在位置: 首頁 --> 米兰体育官网登录 --> 史誌文苑

井研縣名的來曆

史學家對“資陽人”的考古研究證明,4萬(wan) 年至1萬(wan) 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井研縣境域附近即有人類活動。1983年,梅旺鄉(xiang) (今屬王村鎮)出土石斧,經鑒定為(wei) 新石器時代遺物。今井研縣地,古時屬梁州,周朝時屬益州,秦、漢時期為(wei) 武陽、南安縣地,秦時屬蜀郡,漢代設置犍為(wei) 郡後改屬犍為(wei) 郡,後漢時隸屬益州。晉代置西江縣,隸屬犍為(wei) 郡,梁時隸屬懷仁郡。東(dong) 晉安帝時(397~418年),江陽郡(今瀘州)為(wei) 僚人占據,江陽郡的機構僑(qiao) 寄在今井研縣來鳳,改名為(wei) 西江陽郡,後寄治武陽(今彭山縣江口)。西魏(535~557年)設立蒲縣,又稱蒲亭縣,為(wei) 井研縣境內(nei) 建縣之始,隸屬陵州。《詩·大雅·韓奕》:“其蔌維何,維筍及蒲”。蒲又名香草,傍水而生,古代以蒲蓋屋稱之為(wei) “蒲屋”。亭是古代縣以下的建置單位。以蒲亭作縣名,實際反映了草創設縣、毫無規模的狀況和僚人長期定居、對境內(nei) 開發頗有貢獻的曆史。隋文帝開皇十一年(591年),廢蒲亭縣,改置井研縣,始以鎮為(wei) 名,沿用至今,當時治所在擁斯茫水,隸屬隆州(陵州改名)。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治所遷至今井研縣研城鎮,隸屬陵州(隆州複名)。唐天寶元年,改陵州為(wei) 仁壽郡,井研縣隸屬之。宋鹹平四年(1001年),始建縣並入,縣域擴大,兼有今仁壽縣東(dong) 南境地。慶曆、皇祐年間(1041~1053年),隨著“卓筒井”的出現,鹽業(ye) 興(xing) 旺,井研縣成為(wei) 陵州大縣,“在昔為(wei) 山中小邑,於(yu) 今已謂要劇索治之處”。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隆州為(wei) 仁壽縣,以井研地荒民散,與(yu) 仁壽縣合並,成為(wei) 仁壽縣4鄉(xiang) 之一,名來鳳鄉(xiang) ,屬成都路。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紅巾軍(jun) 領袖明玉珍在重慶稱帝,重設井研縣,曆時9年,至明洪武四年(1371·3·JINGYANZHANGGU井研掌故年)伐蜀乃廢。洪武六年,分拆仁壽縣來鳳鄉(xiang) 複置井研縣。洪武十年,以人口太少又廢。洪武十四年,仍複置,隸屬成都府。同時,大批移民遷來,地荒民散狀況開始改變。因宋代劃入井研縣的始建劃歸仁壽縣,“自是縣境日狹,非複宋時之舊”。此後至今,縣治地址一直未變,清雍正五年(1727年)後隸屬資州。井研之名始於(yu) 漢代武陽縣井研鎮。井研縣名的來曆與(yu) 鹽有關(guan) 。秦滅蜀後,在蜀開發鹽鐵,至漢代井鹽工業(ye) 發展迅速,南安、武陽均為(wei) 產(chan) 地,產(chan) 鹽特豐(feng) 的南安設鹽官,官商爭(zheng) 相開拓,在今井研縣南開出第一口鹽井。唐代《元和郡縣誌·井研條》:“井研鹽井,在縣南七裏,鎮與(yu) 縣皆取名焉。”宋代《寰宇記》稱其為(wei) “研井”,意為(wei) 該鹽井產(chan) 出的鹽潔白精細研淨,鹽質最好,含有對鹽井的讚美和謳歌。

111

選自《井研掌故》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發布日期:2022-03-03 信息來源:米兰体育全站辦公室
字號:[大][中][小][打印]僅打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