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体育全站
網站支持IPv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米兰体育全站
現在位置: 首頁 --> 米兰体育官网登录 --> 史誌文苑

成都戰役一豐碑——竹園鋪戰鬥

1949年7月,為(wei) 殲滅國民黨(dang) 反動派,中央軍(jun) 委下達指示: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第二野戰軍(jun) 主力經湘西、貴州入川,第十八兵團(轄60、61、62軍(jun) )和第7軍(jun) 由陝入川,投入進軍(jun) 大西南的戰鬥。

1949年12月13日下午4時至次日上午10時,二野第三兵團10軍(jun) 28師對盤踞竹園鋪之胡宗南部第27軍(jun) 31師91團(號稱“天下第一團”)實施圍殲,全殲敵團長以下1500餘(yu) 人,為(wei) 實現“把胡宗南包圍於(yu) 成都地區,截斷敵人最後一條逃路”的戰略目標打響了第一槍,為(wei) 解放四川、征戰西南創造了有利條件。

竹園鋪戰鬥中,83團3營營長張德銀、7連指導員王善修、偵(zhen) 察員李興(xing) 輝、師部警衛員崔同順等92名指戰員英勇犧牲。為(wei) 緬懷先烈,1954年,中共井研縣委、米兰体育全站在竹園鋪東(dong) 麵祖墳山建成“竹園烈士陵園”。

東(dong) 方破曉,劍指西南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此時,西南、華南和沿海島嶼還掌握在國民黨(dang) 手中,還有上百萬(wan) 國民黨(dang) 軍(jun) 隊負隅頑抗。其中,盤踞在四川的胡宗南集團和華南的白崇禧集團是國民黨(dang) 軍(jun) 隊的精銳主力。為(wei) 解放四川,第二野戰軍(jun) 發起川黔作戰,從(cong) 而揭開了解放大西南的序幕。

民國時期的四川,政治腐敗,經濟凋敝,民生殘破。為(wei) 維持內(nei) 戰開支,國民黨(dang) 政府大量濫印濫發紙幣,造成物價(jia) 飛漲,哀鴻遍野,四川人民掙紮在饑餓和死亡線上,苦不堪言,2000萬(wan) 災區群眾(zhong) 流離失所、逃荒要飯,社會(hui) 陷入空前危機。

國民黨(dang) 反動政權自知來日無多,從(cong) 而有計劃地破壞工廠、城市,成批屠殺共產(chan) 黨(dang) 人和革命誌士,先後製造了駭人聽聞的重慶“11·27”大屠殺、“成都十二橋慘案”等事件。

1949年4月,國民黨(dang) 政府拒絕簽訂和平協定。中國人民革命軍(jun) 事委員會(hui) 主席毛澤東(dong) 、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總司令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jun) 的命令》,命令全軍(jun) “堅決(jue) 、徹底、幹淨、全部地殲滅國內(nei) 一切敢於(yu) 抵抗的國民黨(dang) 反動派,解放全國人民,保衛中國領土主權的獨立和完整”。

1949年8月19日,二野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向部隊下達《第二野戰軍(jun) 向川黔進軍(jun) 作戰的基本命令》,確定以五兵團和三兵團第10軍(jun) 直出貴州和川南,斷敵退路。1949年8月25日,第二野戰軍(jun) 三兵團第10軍(jun) 直屬部隊在安慶孔廟廣場舉(ju) 行隆重的進軍(jun) 大西南誓師典禮,全體(ti) 將士莊嚴(yan) 宣誓。1949年11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進軍(jun) 大西南的60萬(wan) 大軍(jun) ,在第二野戰軍(jun) 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的率領下,遵照中共中央、中央軍(jun) 委的戰略部署,發起川黔作戰,從(cong) 而揭開解放大西南的序幕。

1949年12月6日,劉伯承、鄧小平發布《成都平原圍殲戰》的命令,作出“繼續西進,完全切斷敵之退路”的部署,命令第二野戰軍(jun) 第三兵團10軍(jun) 、第五兵團16、18軍(jun) 由富順、南溪向榮縣、井研、樂(le) 山、犍為(wei) 挺進。

迂回穿插,步步為(wei) 營

竹園鋪是內(nei) 樂(le) 公路的必經之地,四麵環山,路窄山高,易守難攻,地勢非常險要,胡宗南部早已在此布下重兵。人民解放軍(jun) 為(wei) 速進川西,必須拔掉這枚釘子。一場硬碰硬的血戰一觸即發。

第二野戰軍(jun) 第三兵團10軍(jun) 28師於(yu) 安徽桐城出發,經桃源、鳳凰到遵義(yi) 、赤水,從(cong) 瀘縣、富順到自貢、榮縣,日夜兼程,千裏奔襲。一路上勢如破竹,所到之處,敵人聞風喪(sang) 膽,作鳥獸(shou) 散。12月6日抵達榮縣後,就地休整一周,準備即將到來的一場惡戰。

國民黨(dang) 胡宗南部27軍(jun) 31師把“常勝軍(jun) 團”第91團布防在竹園鋪正麵,把“活老虎團”第99團放在竹園鋪之後井研和集益之間,作為(wei) 側(ce) 應和預備隊,31師師部駐井研督戰。就此擺下一個(ge) 三角形的阻擊陣勢,企圖阻止人民解放軍(jun) 向樂(le) 山、成都方向推進,以完成其川西戰役和向西昌退卻的部署。

12月9日,全副美式裝備的91團進駐竹園鋪。團長張一諤把指揮所設在複興(xing) 寺,以罐子口為(wei) 第一防線,以鏵廠壩為(wei) 防守重點,在青蛙山、蓋梁寺、石欄杆設置交叉火力網,在坳店子、南華宮、東(dong) 川廟、曲尺街構築街頭工事,在外圍的漆家橋、鴨公丘、鷂子岩、蒲草衝(chong) 、席草溝、叫化岩、粉石坎等地也分兵布防。

孤膽英雄李興(xing) 輝化裝為(wei) 菜農(nong) ,深入虎穴偵(zhen) 察敵情,將繪就好的草圖交給同伴送回後,孤身返回,欲混進敵人指揮部,不幸被捕,受盡酷刑,寧死不屈。12月13日上午,李興(xing) 輝在鏵廠壩公路旁英勇就義(yi) 。

12月13日,第二野戰軍(jun) 第三兵團10軍(jun) 28師從(cong) 榮縣出發,向岷江方向挺進。部隊到達長山橋時,師偵(zhen) 察連報告:發現竹園鋪有敵人在搶修工事,似有固守之意。

師部立即召開各團幹部緊急會(hui) 議,決(jue) 定采取“四麵包圍、穿插分割、多路攻擊”的戰術,從(cong) 敵後側(ce) 實施突襲,全殲竹園鋪之敵,為(wei) 大軍(jun) 西進掃清障礙。

會(hui) 議決(jue) 定:以82團為(wei) 右翼,由小路經觀山場至觀音坡、門坎山以南地區,切斷竹園鋪與(yu) 井研縣城的聯係,以防敵人由井研增援和向西北方向逃竄,爾後在竹園鋪西、北側(ce) 向敵發起攻擊;以83團為(wei) 左翼,走小路經潘家寺至高店子地區,切斷竹園鋪與(yu) 三江鎮的聯係,以防敵人由三江鎮增援和向西南方向逃竄,爾後在竹園鋪西南方向發起攻擊;以84團為(wei) 中路,進入來牟鋪地區隱蔽待機,待兩(liang) 翼完成包圍、發起進攻之後,再根據情況從(cong) 竹園鋪東(dong) 南方向敵正麵發起攻擊。為(wei) 迷惑敵人,便於(yu) 兩(liang) 側(ce) 推進,由師偵(zhen) 察連從(cong) 正麵實施佯攻。

血戰竹園,攻堅製勝

1949年12月13日下午4時至14日上午10時,人民解放軍(jun) 二野第三兵團10軍(jun) 28師,同駐守竹園鋪的胡宗南嫡係第27軍(jun) 31師91團進行了一場殊死搏殺,曆時18個(ge) 小時。全殲敵團長以下1500餘(yu) 人,繳獲全部武器裝備。

敵27軍(jun) 31師91團,係胡宗南嫡係部隊,全部美械裝備。其官兵受反動教育多年,極為(wei) 頑固,反動氣焰囂張,曾因進犯延安受到嘉獎,常吹噓“沒見過共軍(jun) 敢與(yu) 我團決(jue) 戰”“共軍(jun) 根本不可能打敗這支軍(jun) 隊”,還自稱“王牌團”“老虎團”“常勝軍(jun) ”“天下第一團”,誓與(yu) 我軍(jun) 決(jue) 一雌雄。

12月13日下午4時,戰鬥首先在竹園鋪北麵的郭家坳打響,82團在王一團長率領下,突破石欄杆,鉗擊樅樹山,偷襲坳店子,巧取鷂子岩,圓滿完成師部下達的戰鬥任務。

3連副排長張文增在攻取鷂子岩時,腹部和大腿中彈,順勢一撲,抱住敵軍(jun) 機槍手,從(cong) 山頂滾到坎下,從(cong) 山腰滾到山腳,與(yu) 敵同歸於(yu) 盡。

鏵廠壩的製高點祖墳山,是敵軍(jun) 重兵把守的重要陣地。13日傍晚,楊仙坡率84團從(cong) 枷擔灣正麵和兩(liang) 側(ce) 三路推進,突破罐子口,控製板板橋,向鏵廠壩攻擊前進。

2營長王汝漢率部插入文廟衝(chong) ,冒著敵人密集的火力網,從(cong) 布滿荊棘的爛泥田中滾爬過去,搗毀敵軍(jun) 工事,實現對守敵的全麵包圍。

青蛙山,原名斷頸子岩,山形酷似一隻靜坐的青蛙,位於(yu) 竹園鋪西麵,一邊靠公路,兩(liang) 麵臨(lin) 小河,與(yu) 蓋梁寺、複興(xing) 寺呈掎角之勢,火力可以相互支援。攻克青蛙山,既是奪取敵軍(jun) 指揮所的前提,也是切斷敵人退路的關(guan) 鍵。

劉元奎率83團從(cong) 潘家寺迂回至高店子,而後兵分兩(liang) 路,2營去三江鎮方向打援,餘(yu) 部向竹園鋪攻擊前進。2營剛在七裏溝設下埋伏,從(cong) 三江鎮方向趕來的敵援軍(jun) 便鑽進了我軍(jun) 的伏擊圈內(nei) 。經過兩(liang) 個(ge) 多小時的激戰,敵軍(jun) 傷(shang) 亡慘重,隻得丟(diu) 下傷(shang) 兵和幾卡車武器裝備倉(cang) 皇撤回;3營在張德銀營長率領下,從(cong) 傍晚到黎明,經過6次強攻,終於(yu) 在天亮之前,敲掉了這隻噴火的“青蛙”。

晨曦初露,青蛙山上死一般的沉寂。荒草冒著縷縷青煙,泥土散發出刺鼻的焦味;山頂、山腰、山腳,遺屍滿目,血流成溪。

14日淩晨,總攻號角吹響,張德銀率83團3營擊退企圖奪路而逃的敵軍(jun) ,隨後與(yu) 一營長李華雲(yun) 兵分兩(liang) 路,向敵指揮所複興(xing) 寺鉗形推進。在激烈的戰鬥中,張德銀營長和7連指導員王善修犧牲。

14日上午10時,竹園鋪戰鬥結束。殲敵團長以下1500餘(yu) 人,團長張一諤自裁;繳獲八二迫擊炮4門,重機槍12挺,輕機槍50挺,各種火炮20餘(yu) 門,步槍、衝(chong) 鋒槍、手槍等長短槍1300餘(yu) 支,軍(jun) 用電台1部。“天下第一團”神話宣告破滅。

胡宗南所部30萬(wan) 人裝備精良,戰力強悍,愚忠於(yu) 蔣介石,是解放大西南的最大障礙。如果人民解放軍(jun) 未能成功切斷川滇通道,胡宗南部必然逃往滇緬,將會(hui) 大大延遲全國解放時間,還會(hui) 造成長久的曆史和社會(hui) 問題,影響西南地區穩定和邊疆安全。

竹園鋪戰鬥結束後,人民解放軍(jun) 迅速越過岷江,控製樂(le) 山,扼住川滇西路要衝(chong) 。胡宗南部來不及撤離,就成為(wei) 甕中之鱉,無路可逃。1949年12月27日,成都宣告解放。

竹園鋪戰鬥的勝利,是第二野戰軍(jun) 第三兵團10軍(jun) 28師戰鬥曆程中戰績最為(wei) 輝煌的一頁,為(wei) 人民解放軍(jun) 強渡岷江、進行成都戰役拔掉了一顆釘子,為(wei) 解放四川、征戰西南創造了有利條件。

英烈業(ye) 績,彪炳青史

竹園鋪血戰,是解放戰爭(zheng) 後期西南戰場最慘烈的一次攻堅戰,也是成都戰役決(jue) 戰前夕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打響的第一個(ge) 殲滅戰。在這場戰鬥中,92名解放軍(jun) 指戰員光榮犧牲,用生命樹立起一座座不朽的豐(feng) 碑。

竹園鋪戰鬥中,第二野戰軍(jun) 第三兵團10軍(jun) 28師的指戰員們(men) 為(wei) 了人民的解放,勇往直前、頑強戰鬥,他們(men) 不畏艱險、無私奉獻、視死如歸,他們(men) 的事跡已載入史冊(ce) ,光耀千秋。

中華民族的近代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民族解放史。在竹園鋪戰鬥中,來自全國各地的革命軍(jun) 人,為(wei) 了保家衛國、實現國家統一,艱辛卓絕、前仆後繼,拋頭顱、灑熱血,他們(men) 崇高的革命精神,將永遠鼓舞著我們(men) 前進。

劉伯承司令員曾說過,“勝利的一半拴在我們(men) 戰士的腳板上”。戰前1個(ge) 多月,28師全體(ti) 將士日夜兼程,每天行軍(jun) 100多裏。趕到一處打一仗,打完仗後繼續趕,就是撒尿也不能歇下腳來。走著走著,一些戰士靠著槍托就睡著了。雙腳不是磨滿血泡就是腫得像饅頭,走起路來如萬(wan) 箭穿心。戰士們(men) 常說:要是天天打仗就好了,死在戰場也比趕路好受。

28師經過鳳凰苗寨時,天上正下著蒙蒙細雨,山路又陡又滑,一不留神就會(hui) 掉進幾十丈深的峽穀。寨裏的群眾(zhong) 怎麽(me) 也不讓走,經過再三勸解,他們(men) 才肯放行。隊伍剛剛上路,幾十名男男女女又追了上來,他們(men) 有的頭頂笸籮,有的抱著筐子,裏麵裝滿穀糠和草灰。他們(men) 冒著冷雨,沿著山路,排成一溜長隊,懷抱著籮筐往那長滿青苔的山路上撒一把糠灰,過一個(ge) 戰士。直到隊伍翻過大山,他們(men) 才眼含淚水揮手告別。

在青蛙山久攻不下之際,83團決(jue) 定采取“攔頭斬腰”戰術。2連長姚茂祥奉命率部摸黑穿插,且戰且進。突破敵軍(jun) 街頭工事後,才發現已深入腹地,成為(wei) 孤軍(jun) ,進不了,退無路。坎上的火力相距數米,前後的敵軍(jun) 步步緊逼。姚茂祥大聲吼道:“拚刺刀吧,拚他幾個(ge) 是幾個(ge) !”就這樣拚上了。耳邊但聞“噗呲”“哎喲”的拚殺聲和慘叫聲。借著照明彈的餘(yu) 光,隱約可見敵軍(jun) 的屍體(ti) 在一層一層往上疊。

緬懷革命先烈,傳(chuan) 承紅色基因

井研竹園烈士陵園建成後,井研縣相關(guan) 部門先後多次組織全麵深入的資料采集活動,走訪大量目擊者、國共雙方參戰人員和各界群眾(zhong) ,形成一套詳實的訪談記錄,並在此基礎上,編撰成《竹園鋪之戰》《成都戰役首戰紀實》等紀實文獻。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軍(jun) 委原副主席劉華清,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員、國務院原副總理陳錫聯,原蘭(lan) 州軍(jun) 區司令員杜義(yi) 德,原北京軍(jun) 區司令員李來柱,四川省原省長魯大東(dong) 等領導同誌先後為(wei) 井研竹園烈士陵園題詞、撰文、捐贈文物。

2005年10月,為(wei) 搶救相關(guan) 文獻資料、圖片文物,中共井研縣委派出專(zhuan) 人赴北京、石家莊、成都、宜賓等地,采訪竹園鋪戰鬥參戰官兵及其親(qin) 屬20多位,搜集到大量珍貴史料,極大地豐(feng) 富了陵園的館藏和精神內(nei) 涵。同年12月30日,樂(le) 山市人民政府決(jue) 定將井研竹園烈士陵園更名為(wei) 樂(le) 山竹園烈士紀念園。

樂(le) 山竹園烈士紀念園建成以來,每年都有數萬(wan) 群眾(zhong) 前來吊唁、瞻仰。他們(men) 中,有身經百戰的老將軍(jun) 、老戰士,有中央及省、市、縣各級領導幹部,有各機關(guan) 、團體(ti) 、企事業(ye) 單位幹部職工和中小學生,更有結伴前往的普通市民群眾(zhong) 。

在逐步完善紀念園設施的基礎上,井研縣委、縣政府賡續接力,增修了紀念碑、紀念館,為(wei) 烈士塑像,匯編紀念文章,召開紀念大會(hui) ,創作各類文藝作品。烈士們(men) 的老首長、老戰友們(men) 通過回憶錄、訪談錄、詩歌散文、書(shu) 畫作品或親(qin) 臨(lin) 紀念園現場,向烈士表達無盡的懷念和深切的哀思。

在四川省和樂(le) 山市黨(dang) 委、政府的支持與(yu) 推動下,經過井研縣委、縣政府多方努力,現已將樂(le) 山竹園烈士紀念園建設成為(wei) 四川省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四川省烈士紀念建築物重點保護單位、四川省國防教育基地、四川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樂(le) 山市黨(dang) 員和幹部黨(dang) 性教育基地、樂(le) 山市黨(dang) 校和行政學院(校)現場教學點。每逢清明節、烈士紀念日或竹園鋪戰鬥勝利紀念日,各級領導、黨(dang) 員幹部和各界群眾(zhong) ,紛至遝來,開展各種紀念活動。

青山常在,浩氣永存,先輩們(men) 的革命精神和犧牲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men) 奮勇前進。緬懷先烈,繼往開來,推動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曆史任務落在我們(men) 肩上,我們(men) 定將先輩們(men) 開創的革命事業(ye) 進行到底,珍惜先烈們(men) 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幸福生活,把這片土地建設得更加美好。

作者:石念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發布日期:2023-06-01 信息來源:米兰体育全站辦公室
字號:[大][中][小][打印]僅打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