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体育全站
網站支持IPv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米兰体育全站
現在位置: 首頁 --> 黨政動態 --> 政務要聞 --> 黨中央國務院信息

今年“三農”工作怎麽幹 中央財辦、中央農辦有關負責人解答熱點問題

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提出進一步深化農(nong) 村改革,紮實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2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解讀文件內(nei) 容,回應“三農(nong) ”工作熱點話題。

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nong) 辦主任韓文秀表示,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從(cong) 黨(dang) 中央關(guan) 心關(guan) 注的重大問題、農(nong) 民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入手,既著眼當前,部署2025年“三農(nong) ”工作中必須抓緊抓好的一些要事實事;也放眼長遠,著力健全推進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長效機製。“我們(men) 相信,通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一定能夠實現農(nong) 業(ye) 增效益、農(nong) 村增活力、農(nong) 民增收入,不斷開創‘三農(nong) ’工作新局麵。”韓文秀說。

問:我國糧食連年豐(feng) 收,為(wei) 何還要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保障能力?

“2024年糧食產(chan) 量再創新高,曆史性突破1.4萬(wan) 億(yi) 斤,大豆產(chan) 量保持在2000萬(wan) 噸以上,各類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充裕,為(wei) 穩物價(jia) 、穩民心、穩大局發揮了至關(guan) 重要作用。”韓文秀說,“中央政策是明確的,糧食生產(chan) 隻能加強,不能放鬆。決(jue) 不能因為(wei) 糧食價(jia) 格一時低迷,就輕言糧食生產(chan) 已經過關(guan) 了。”

一方麵,糧食生產(chan) 在一定程度上還是靠天吃飯。近年來極端天氣等自然災害多發重發,不確定因素很多,必須立足於(yu) 抗災奪豐(feng) 收,把困難想在前麵。另一方麵,我國糧食需求還在不斷擴大。雖然現在大家口糧吃得少了,但是肉蛋奶吃得多了,需要越來越多的飼料糧來轉化。我國糧食總體(ti) 上不是供大於(yu) 求,而是仍然處於(yu) 供求緊平衡狀態。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擺在首要位置,強調要牢牢把握糧食安全主動權,把我們(men) 的飯碗端得更穩更牢。

韓文秀表示,今年抓糧食生產(chan) ,一要穩麵積、增單產(chan) 兩(liang) 手發力。去年全國糧食畝(mu) 產(chan) 比上年提高5.1公斤,對增產(chan) 貢獻超過八成。要把糧食增產(chan) 的重心轉到大麵積提單產(chan) 上,進一步擴大糧食單產(chan) 提升工程實施規模,加大高產(chan) 高效模式集成推廣力度。二要強化農(nong) 業(ye) 科技和裝備支撐,因地製宜發展農(nong) 業(ye) 新質生產(chan) 力。推進農(nong) 業(ye) 科技力量協同攻關(guan) ,提升農(nong) 業(ye) 科技創新體(ti) 係整體(ti) 效能,加快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加力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種等。三要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ti) 係。踐行大農(nong) 業(ye) 觀、大食物觀,麵向整個(ge) 國土資源,全方位多途徑拓展食物來源。

問:去年以來,部分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低迷,出現務農(nong) 種糧不賺錢的聲音。如何提振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保護和調動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

中央財辦副主任、中央農(nong) 辦副主任祝衛東(dong) 說:“各地和有關(guan) 部門陸續出台了一係列產(chan) 業(ye) 紓困政策,幫助農(nong) 民和經營主體(ti) 渡難關(guan) 。從(cong) 近期市場走勢看,主要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趨穩,市場預期有所好轉。”

中央一號文件從(cong) 生產(chan) 、消費、貿易等方麵,打出一套政策“組合拳”,促進糧食等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企穩回升,保護農(nong) 民務農(nong) 種糧積極性。

價(jia) 格方麵,落實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jia) 政策,在河南、江蘇、黑龍江、安徽啟動稻穀托市收購,加大小麥、玉米收儲(chu) 力度,促進大豆銷售和加工轉化,穩定市場價(jia) 格,防止出現“賣糧難”。補貼方麵,繼續穩定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產(chan) 者補貼、稻穀補貼政策。保險方麵,降低產(chan) 糧大縣農(nong) 業(ye) 保險縣級保費補貼承擔比例,推動擴大稻穀、小麥、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投保麵積。今年還將擴大產(chan) 糧大縣公共服務能力提升行動實施範圍,啟動實施中央統籌下的糧食產(chan) 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chang) 機製。

同時,打通市場需求“最後一公裏”,破除產(chan) 銷堵點卡點,著力穩預期、穩價(jia) 格、穩市場。比如,針對奶牛養(yang) 殖虧(kui) 損問題,明確要求落實滅菌乳國家標準,促進鮮奶消費,支持以家庭農(nong) 場和農(nong) 民合作社為(wei) 主體(ti) 的奶業(ye) 養(yang) 殖加工一體(ti) 化發展,促進生鮮乳就地加工轉化。

還要強化貿易與(yu) 生產(chan) 協調,完善農(nong) 產(chan) 品貿易與(yu) 生產(chan) 協調機製,綜合施策推動糧食等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穩定市場供需。

問:今年在促進農(nong) 民持續增收上有哪些具體(ti) 舉(ju) 措?

說一千道一萬(wan) ,農(nong) 民增收是關(guan) 鍵。去年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3119元,同比實際增長6.3%,城鄉(xiang) 居民收入之比縮小到2.34∶1。從(cong) 收入來源看,經營淨收入和工資性收入分別占33.9%和42.4%,是農(nong) 民收入的大頭。祝衛東(dong) 表示:“文件著重從(cong) 這兩(liang) 個(ge) 方麵入手,部署拓寬農(nong) 民增收渠道。”

著力發展富民產(chan) 業(ye) 。要統籌發展科技農(nong) 業(ye) 、綠色農(nong) 業(ye) 、質量農(nong) 業(ye) 、品牌農(nong) 業(ye) ,因地製宜發展適合家庭經營的庭院經濟、林下經濟、民宿經濟等,培育鄉(xiang) 村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讓農(nong) 民群眾(zhong) 挑上致富的“金扁擔”。發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要按市場規律辦事,適合什麽(me) 就發展什麽(me) ,有什麽(me) 資源就發展什麽(me) ,打好“特色牌”,做大“土字號”,不能一窩蜂地盲目上項目,避免同質化、內(nei) 卷式競爭(zheng) 。

著力促進農(nong) 民工穩崗就業(ye) 增收。2024年全國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ye) 規模超過3300萬(wan) 人。要開展防止返貧就業(ye) 攻堅行動,增強幫扶車間就業(ye) 吸納能力,確保脫貧人口的務工規模和收入穩中有增。

問:過渡期結束後,政策將如何向常態化轉型?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後一年。“過渡期結束之後,幫扶政策不會(hui) ‘急刹車’,而是要分類加以完善,建立健全常態化幫扶的製度機製。”韓文秀表示,中央一號文件重點部署了幾個(ge) 方麵的工作:

提升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幫扶效能。要早發現、早幫扶,及時紓困,避免風險積累成患。要加強工作統籌和信息共享,提高監測效率,強化幫扶措施的針對性、實效性,根據困難的類型,分類落實好社會(hui) 救助兜底保障政策。

健全幫扶資產(chan) 長效管理機製。脫貧攻堅以來,國家投入形成了較大規模的資產(chan) ,這是今後持續開展幫扶的重要依托。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建立統一的資產(chan) 登記管理台賬,健全資產(chan) 形成、確權移交、管護運營、收益分配等全程監管製度。明確誰來管、管什麽(me) 、怎麽(me) 管,確保經營性資產(chan) 保值增效、公益性資產(chan) 持續發揮作用。

研究製定過渡期後幫扶政策體(ti) 係。當前正在組織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進行總體(ti) 評估,在評估基礎上,對各項幫扶政策分類優(you) 化完善。對於(yu) 農(nong) 村低收入人口,重點是統籌開展農(nong) 村低收入人口及防止返貧致貧對象的識別監測,強化對有勞動能力的農(nong) 村低收入人口的開發式幫扶,加強社會(hui) 救助兜底保障。對於(yu) 欠發達地區,重點是促進這些地區振興(xing) 發展,有針對性地加大政策傾(qing) 斜力度。

問:如何通過進一步深化農(nong) 村改革,盤活用好農(nong) 村閑置資源資產(chan) ,賦予農(nong) 民充分的財產(chan) 權益?

隨著大量農(nong) 村人口到城鎮就業(ye) 生活,農(nong) 村出現了大量的閑置資產(chan) 。“農(nong) 村集體(ti) 資源資產(chan) 是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的重要物質基礎。改革的關(guan) 鍵是適應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要求,堅持守正創新,激發農(nong) 村要素活力,讓農(nong) 民分享更多的改革成果。”祝衛東(dong) 表示,重點是完善“三塊地”的管理製度。

第一塊地是承包地。要穩定和完善農(nong) 村土地承包關(guan) 係,有序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試點。今年要繼續擴大整省試點範圍,總原則是“大穩定、小調整”,妥善化解矛盾糾紛,確保絕大多數農(nong) 戶承包地總體(ti) 順延、保持穩定,不能打亂(luan) 重分,更不能收回集體(ti) 或者借機違法調整。

第二塊地是宅基地。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決(jue) 定》明確提出,允許農(nong) 戶合法擁有的住房通過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要嚴(yan) 格遵照執行,紮實做好宅基地確權登記頒證,探索農(nong) 房盤活利用的有效實現形式。要加強宅基地規範管理,依法保障農(nong) 民宅基地基本權益。

第三塊地是農(nong) 村集體(ti) 經營性建設用地。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有序推進農(nong) 村集體(ti) 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去年全國農(nong) 村集體(ti) 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已經到期,按照黨(dang) 的二十屆三中全會(hui) 部署,有關(guan) 部門正在研究下一步改革舉(ju) 措,重點是健全收益分配和權益保護機製。(記者李曉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發布日期:2025-02-25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大][中][小][打印]僅打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