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縣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將農(nong) 村垃圾治理工作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幸福美麗(li) 新農(nong) 村建設、鄉(xiang) 村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國家衛生縣城、鄉(xiang) 鎮和省級衛生村創建活動相結合,不斷完善常態化管理機製,按照“戶分類、村收集、鄉(xiang) (鎮)運輸、縣處理”城鄉(xiang) 統籌的模式,實現了全縣城鄉(xiang) 生活垃圾收運處理全覆蓋,2018年底,鄉(xiang) 鎮生活垃圾收集處理率達到70%以上。全縣農(nong) 村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人民群眾(zhong) 的幸福指數進一步提高。
一、深入開展“城鄉(xiang) 無垃圾”行動
為(wei) 鞏固和發展全縣城鄉(xiang) 環境綜合治理和鄉(xiang) 村環境衛生整治行動成果,不斷改善城鄉(xiang) 麵貌,推動城鄉(xiang) 環境高質量發展,2019年初我縣製定印發了《井研縣“城鄉(xiang) 無垃圾”行動實施方案》。按照行動方案中“村容村貌整潔、生態環境優(you) 美”的要求,以公路、河道、村道、村莊周邊、房前屋後、公共場所為(wei) 重點,全麵發動幹部群眾(zhong) 開展生活汙水、生活垃圾、白色汙染、人畜糞便及柴草堆積等廢棄物的集中清理工作。各鄉(xiang) 鎮清理煤渣、建渣等惰性垃圾20萬(wan) 噸,規範廚餘(yu) 垃圾、枯枝敗葉等易腐垃圾就近還田3.5萬(wan) 噸。為(wei) 進一步美化鄉(xiang) 村環境,各鄉(xiang) 鎮籌集資金購買(mai) 格桑花、非洲菊等鮮花種子,清除集鎮、主要道路旁的荒地雜草進行種植,在公路沿線種植海棠、杜鵑、格桑花、斑竹等花木共計15 萬(wan) 餘(yu) 株,確保公路兩(liang) 旁綠樹成蔭、鮮花常開。
二、進一步完善垃圾收運基礎設施建設
(一)財政加大投入。2015年,縣政府投入386萬(wan) 元加大農(nong) 村垃圾治理的基礎設施建設,在全縣新建、改建農(nong) 村生活垃圾池3700多個(ge) ;采購後壓式垃圾運輸車1輛、轉運站配套轉運車1輛、箱體(ti) 可卸式垃圾收集車12輛。目前,全縣27個(ge) 鄉(xiang) 鎮生活垃圾全部運往樂(le) 山垃圾場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
(二)積極對上爭(zheng) 取資金。2016年和2017年,縣城管局積極爭(zheng) 取省級農(nong) 村生活垃圾治理專(zhuan) 項資金共計440萬(wan) 元,深入開展農(nong) 村生活垃圾治理,對我縣研城鎮宋高山村、周坡鎮周坡村等45個(ge) 行政村的垃圾收集設備設施進行了再完善。
(三)完善垃圾轉運設施。2017年,由縣城管局牽頭,投資約1500萬(wan) 元,建成周坡、竹園、馬踏和研經等4座鄉(xiang) 鎮垃圾壓縮轉運站,並於(yu) 2018年投入運行。為(wei) 緩解縣城區生活垃圾轉運壓力,提高城鄉(xiang) 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計劃2019年在井研縣千佛鎮再修建一座垃圾壓縮轉運站,目前已開工建設,年底可投用。
三、完成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治理工作
2017年5月,按照中央、省、市關(guan) 於(yu) 做好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工作的要求,縣綜合執法局會(hui) 同縣住建局、縣水務局、縣農(nong) 業(ye) 局在各鄉(xiang) (鎮)自查的基礎上對非正規垃圾堆放點進行現場核查。經查,我縣有500立方以上的存量垃圾6處,涉及5個(ge) 鄉(xiang) 鎮,主要分布在研城鎮、馬踏鎮、三教鄉(xiang) 、高鳳鄉(xiang) 和寶五鄉(xiang) ,總量35萬(wan) 噸。我縣先後對上爭(zheng) 取專(zhuan) 項治理資金108萬(wan) 元、312萬(wan) 元,共計420萬(wan) 元。項目設施縣財政未投入一分錢,我縣也是唯一爭(zheng) 取到該項目專(zhuan) 項治理資金的區縣。截至2019年2月,通過分步實施,全縣非正規垃圾堆放點已全部完成治理。
四、開展垃圾分類試點
按照市委辦、市政府辦《“美麗(li) 樂(le) 山·宜居鄉(xiang) 村”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樂(le) 委辦〔2018〕17號)文件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將垃圾分類工作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同步推進,確定周坡鎮、竹園鎮、王村鎮、研經鎮、純複鄉(xiang) 以及集益鄉(xiang) 等6個(ge) 鄉(xiang) 鎮作為(wei) 生活垃圾分類試點鄉(xiang) 鎮,並逐步向全縣推廣。目前,集益鄉(xiang) 幸福村4組已完成標準化分類垃圾桶、垃圾分類亭、垃圾收集車等環衛設施。我縣已於(yu) 8月召開“垃圾革命”工作培訓會(hui) ,在全縣推廣集益鄉(xiang) 幸福村4組的做法。
五、存在問題
(一)農(nong) 村生活垃圾收集設施落後、數量不足,無法滿足需要。一是21個(ge) 鄉(xiang) 鎮未建立垃圾中轉站,垃圾運至就近垃圾壓縮站不僅(jin) 運輸距離遠,而且無法做到日產(chan) 日清,極易對環境造成汙染,如天雲(yun) 鄉(xiang) 、鎮陽鄉(xiang) 、烏(wu) 拋鄉(xiang) 、分全鄉(xiang) 等鄉(xiang) 鎮到周坡鎮垃圾壓縮轉運站往返一趟20多公裏。二是農(nong) 村垃圾池破損嚴(yan) 重。村組垃圾池修建於(yu) 2015年,大部分都修建在公路沿線,暴雨過後汙水隨著水流進入環境,對環境造成破壞,村民無垃圾投放設施。
(二)垃圾收運成本高。特別是邊遠鄉(xiang) 鎮,村民居住分散,多為(wei) 崎嶇山路,收集困難,運輸成本高,鄉(xiang) 鎮不堪重負。
六、下一步打算
(一)積極爭(zheng) 取上級專(zhuan) 項資金,不斷完善改進農(nong) 村生活垃圾收集設施,將農(nong) 村垃圾治理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工作同步推進,拆除村組垃圾池,重新修建垃圾收集點。
(二)實施農(nong) 村垃圾分類收處。積極引導和鼓勵村民對垃圾進行分類和資源化利用,按“戶分類、村集中、縣運輸”的模式,每戶村民配備2個(ge) 分類垃圾桶,按照可回收垃圾與(yu) 不可回收垃圾進行粗略分類。並在每個(ge) 村建一個(ge) 垃圾分揀中心,對垃圾進行再次細化分類。完成分類後將垃圾轉運至最近的鄉(xiang) 鎮壓縮站,由縣環衛站統一運往樂(le) 山垃圾無害化處理場進行處理。預計今年全縣30%鄉(xiang) 鎮開展農(nong) 村垃圾分類收處工作,到2022年95%村莊實現垃圾分類回收。